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观察能力强的孩子,绝不会成绩不良或文字不通。如果说,复习是学习之母,那么,观察就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之母……低年级学生需要进行观察,如同植物需要阳光、空气和水一样。”
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,我们班级里常常会有这个问题:“你看到了什么?你观察到了什么?”
一日清晨,我到教室的时候,才三个孩子,我们彼此问好以后,他们就开始早读,我在教室里转了一圈,然后拿了扫帚和簸箕,将走廊的落叶清扫完毕。这时再回教室,已经有十来个孩子了。我笑眯眯地提醒孩子们:“早读要大声哦!”然后我拿脸盆端了一盆水,洗净抹布,把书包柜上的花盆一盆盆挪开,擦干净,再将书柜顶部和侧面通通擦了一遍,紧接着又走到讲台旁,将所有作业本和书本归置好。
教室里这时大概有二十几个孩子,他们都在早读,但是小眼睛出卖了他们的内心,我就像被雷达监视的飞机,随时能感受到来自他们的一道道炙热的目光。他们一定在心里嘀咕:“陈老师大清早的干嘛?”“今天的值日生是陈老师?”
我假装没有接收到他们的信号,径自干活,整理洁具。等到全班孩子都到齐差不多,我拍拍手,示意大家静下来:“谁能说说看,你观察到陈老师刚才做了哪些事儿?”
“老师扫地了。”
“我还看到老师把书包柜上边擦了一遍。”
“我看到老师擦书包柜的时候,把花盆都弄开了。”
“老师还整理了讲台桌上的本子。”
“我还看到老师捡了一块橡皮放进盒子里,还捡了一片树叶,扔到垃圾桶里了。”
……
我假装生气:“你们不是在早读吗?怎么都知道我在干什么呢?”
“我不小心看到的。”夏同学说。
“我……”啸同学看着我,不敢再往下说。
“好吧!是我不好,干扰了大家的早读。那么,这个活儿本来应该谁做呢?”我问。
“值日生!”孩子们异口同声。
“那,是什么时间做比较好呢?”我追问道。
“早点来,早点做。”涵同学说。
“为什么?”我打破砂锅问到底。
“这样就不会干扰大家早读啦!”杭同学抢答道。
“那么,轮到大家做值日的那一天,拜托大家早点来哦!”我笑着说,“做那些活儿,老师早上已经示范了一遍,请照着做就好了!能不能做到?”
“能!”回答声震耳欲聋。
好吧,其实是这天早上接到任务,说是学校会来一批客人,需要我们清扫教室迎接客人,我突击打扫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,并趁机指导孩子们如何值日,真是一举两得。可是,我知道,只有会观察的孩子才会有所思考,有所收获。
事实证明,那些知道如何做值日的孩子,在书写生字的时候,也能够较快地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,笔画变化。
我们有教写过“东”的老师,肯定在第一时间有相同的感受:“怎么那么丑?”
第一种情况:第一横与撇折之间相距太远,就像一个巨大的箢箕横放在田字格里,下边的“小”字被逼到底下,活像箢箕的破耳朵。第二种情况:横与撇折之间还算匀称,“小”字的两个点活像两颗绿豆,躲在左右两边,鬼鬼祟祟。
这时候,我们会苦口婆心地说又说:“注意注意,横与撇折之间是平行的哦!”(上帝原谅我们语文老师,平行的概念是小学四年级才能够学到的,我们已经着急到胡言乱语了。)“平行,懂吗?不懂,也就是,像陈老师的手掌。”我将四指并拢,比划在田字格中,食指与横划重叠,小指,不,无名指与撇折的“折”重叠。原谅我手掌太大,示范的效果很差!情急之下,从口袋中拿出手机,横放在这两个比划之间,“看,就是这样,上面和下面,平行的。”原谅我,真是是平行的。
然而,经我们这样指导后,孩子们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字的结构,上边算是平行了,却也总是将下边的“小”逼到无路可退。
我敲着黑板:“观察!哈!仔细观察!说说你发现了什么?”
“第一横在第四个虚点上!”
“啥?”
“就是那个田字格里的虚点,从上边数下来,第四点!”
我睁大眼睛仔细辨认,对的哦,有虚点就可以数虚点,用这样精确的数字来规范我们的书写,还有什么可发愁的?
“那,横折呢?什么时候折?”
“一过横中线就折,在横中线下来的第一个虚点折。”
“哇!”我朝那孩子竖起大拇指,“那么,我们再根据这个虚点来看看下边的两个点,该怎么写才好看。”
“左边的点,大概有两三个虚点那么长,右边的也是。”
……
就这样,我们的“东”字,就在这虚点的帮助之下写好了,不说全班都写得美观潇洒,至少五分之四的孩子掌握了它的间架结构,看着还算规矩端正!
我知道,这样教写生字,也许会死板呆板刻板古板,可是,我一点也不担心,先有规矩,后有创新。这帮孩子的观察力得到了培养,今后随便看看哪位书法大师的作品,自然也能心领神会,得其妙法,化为己有。
所以,你现在是不是很想数一数拼音田字本上的虚点?恭喜你,你的观察力会大大提升!
作者:漠漠